查特林(Tshatlin)棋是瓦國傳統的對弈棋類遊戲。
棋盤為六邊形,每一小格亦為六邊形,由169個六邊形組成,每邊有8個格子。每方有17子。
歷史起源[]
查特林棋的最早記載是中王朝前期,據說是參考了第一中間期的政權之戰創造的。Tshatlin的詞源為t-sh-t-, 與sh-d-k-「防禦,保衛」詞根同源。
棋具[]
棋盤[]
棋盤為六邊形,每一小格亦為六邊形,由169個六邊形組成,每邊有8個格子。
格子位置的表示是用標在棋盤左側兩個邊和上下底邊的數字組成一組數來確定格子的位置。每個數均為從1到33的四進位數。
整個棋盤按照陣營劃分為三部分:己方,敵方和戰區。兩數相差小於10的屬於戰區。各邊底線起4橫行為己方區域,對面底線起4行為敵方區域。進入敵方區域的可升變子需要強制升變。進入敵區後再回到戰區和己方區域仍保持升變後的走法。因為不是所有的升變都是有利升變,故可以因避免升變而不進入敵區。
棋子[]
查特林棋子共三十四個,分為紅藍兩組,每方各十七個,分為8種:
棋子名稱 | 瓦語名稱 | 棋子數量 |
帝王(王) | bahub(ba) | 1 |
將軍(將) | ridzhai(ri) | 1 |
聖人(聖) | lamah(la) | 1 |
術師(術) | asumalim(su) | 2 |
騎士(騎) | cakat(ca) | 2 |
蜘蛛(蛛) | wagaliv(wa) | 2 |
弓手(弓) | shuug(shu) | 2 |
士兵(兵) | tshidak(tshi) | 6 |
每種棋子均有自己的代用符號,在比賽中使用刻有符號的棋子或立體棋子均可。
規則[]
布子規則[]
如圖,分三排布子:
底線一排左右對稱三格為騎、術、蛛,中間兩格為王和將。對於任何一方,王在左翼,將在右翼;
中間一排中間格為聖,左右空一格為弓;
第三排居中為6個兵。
走子規則[]
棋子 | 升變前 | 升變後 |
---|---|---|